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在大型储罐高温腐蚀环境中,如何实现防腐涂层毫米级非接触激光厚度检测?【工业自动化监测】

2025/10/29

1. 基于大型储罐内壁防腐涂层结构与技术要求

大型储罐的内壁防腐涂层,就像我们给家里的水管内壁刷的漆,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储罐的金属基材不被内部储存的腐蚀性介质侵蚀。这个涂层通常由多层组成,比如底漆、中间漆和面漆,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的结构要求通常是均匀、连续,并且具有足够的厚度来抵抗介质的渗透和磨损。

对这种涂层的检测,主要有几个关键的技术要求:

  • 耐腐蚀性:涂层必须能够在储罐内部的严苛腐蚀环境中长期保持其完整性和防护能力。这就要求检测设备本身也要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或防护能力。

  • 厚度均匀性:涂层厚度必须在整个内壁表面保持一致,过薄的地方容易出现防护失效,过厚则可能导致开裂或剥落。对检测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大面积、高密度的测量能力。

  • 附着力:涂层必须牢固地附着在基材上,不能有分层、起泡或脱落。虽然激光传感器主要测量厚度,但附着力缺陷有时会影响表面平整度,间接反映在厚度数据中。

  • 非接触式测量:由于大型储罐内部空间有限,且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高温,直接接触测量不仅困难,而且可能损坏涂层。因此,非接触式测量是首选,避免了安全风险和对涂层的损伤。

  • 测量精度和范围:防腐涂层的厚度通常在几十微米到几毫米之间,需要传感器具备足够的精度(例如,毫米级),和合适的测量范围,以覆盖整个涂层厚度。

  • 环境适应性:储罐内部可能存在高温、高湿、光线昏暗等恶劣环境,甚至有太阳辐射直射的室外应用。传感器需要能在这些环境下稳定工作,例如,具备IP防护等级、宽温工作范围等。

  • 对深色或低反射率表面的测量能力:防腐涂层常常是深色的,对传统激光传感器来说,反射率低会影响测量效果。优秀的传感器应能应对这类挑战。

2. 针对大型储罐内壁防腐涂层监测参数简介

对大型储罐内壁防腐涂层的监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核心参数:

  • 涂层厚度:这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参数。它的定义就是涂层表面到基材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方法通常是通过物理、电磁、超声或光学手段获取,并与设计标准进行比较。如果涂层太薄,防护能力就会下降;如果太厚,则可能浪费材料,甚至引发内应力导致开裂。

  • 表面粗糙度:指涂层表面的微观不平度。虽然不是直接的防腐参数,但过大的粗糙度可能影响介质的流动,甚至藏匿腐蚀物,或预示涂层施工质量问题。评价通常通过测量表面轮廓线的峰谷值来获得。

  • 附着力:涂层与基材结合的牢固程度。附着力差的涂层容易剥落,失去防护作用。虽然非接触式激光传感器无法直接测量附着力,但在某些扫描场景下,如果涂层存在严重的起泡或分层,可能会在表面轮廓数据中体现出异常。

  • 均匀性:指涂层厚度在整个被测区域分布的一致性。通过对多个点或区域的厚度测量,评估其平均值和标准差,确保没有局部过薄的“薄弱环节”。

  • 缺陷检测:包括气泡、针孔、裂纹、剥落等表面和内部缺陷。这些缺陷会直接影响涂层的防护性能。非接触式传感器通过高精度扫描可以识别出表面缺陷,但对于内部缺陷,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技术。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3.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3.1.1 激光距离测量技术(飞行时间法/相位比较法)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巨大的山谷里,对着对面的山喊一声,然后测量声音传过去再传回来的时间,就能大致知道山谷有多宽。激光距离测量技术就是这个原理的“光速版”。它通过发射一束激光,然后测量激光从发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再反射回来的时间(飞行时间法,TOF),或者比较发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相位比较法),来精确计算传感器到物体表面的距离。

  •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 飞行时间法 (Time-of-Flight, TOF):传感器发射一个激光脉冲,激光以光速传播到目标表面,然后被反射回传感器。通过测量从激光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差 Δt,结合光速 c(约3x10^8 米/秒),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D。 公式:D = (c * Δt) / 2。这里的除以2是因为激光走了去和回双向路程。

    • 相位比较法 (Phase Shift):传感器发射一束经调制的连续激光,当激光在目标表面反射回来后,测量其相对于发射光的相位变化 Δφ。通过比较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相位差,可以计算出距离。 公式:D = (Δφ / (2 * π)) * (c / f) / 2。其中 f 是激光的调制频率。这两种方法的核心都是通过光速和时间(或相位)的关系来计算距离,属于直接测量距离。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从几厘米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

    • 精度:通常在毫米级到厘米级,高精度型号可达亚毫米级。

    • 分辨率:取决于精度,一般与精度相当或略优。

    • 响应时间:从几赫兹到几百赫兹,高速型号可达数千赫兹。

    • 环境适应性:抗光照干扰能力强,适合户外和恶劣环境。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长距离测量能力:非常适合大型储罐这种需要远距离操作的场景,可以从较远位置进行测量。

      • 非接触性:完全不接触涂层表面,避免损伤,也提升了操作安全性。

      • 环境适应性强:多数产品具有良好的防护等级(如IP65),能在粉尘、潮湿、高温(配合冷却外壳)等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并能测量高温物体表面。

      • 对深色表面有较好表现:先进的算法和激光技术使得一些传感器能有效测量低反射率的深色涂层。

      • 可集成性高:提供多种工业接口,方便与自动化系统集成,实现远程或自动化检测。

    • 局限性

      • 直接测量的是距离,而非厚度:要获取涂层厚度,需要通过两次距离测量(例如,测量涂层表面到传感器的距离,以及涂层底部基材到传感器的距离——如果激光可以穿透涂层,或者预先知道基材的几何形状)或者与其他技术结合(如3D扫描建模后对比)。对于不透明涂层,激光无法穿透,因此通常是通过测量涂层表面轮廓,再与裸罐内壁的已知几何模型进行比较来推算厚度。

      • 对表面平整度有一定要求:如果涂层表面过于粗糙或不规则,单一激光点的测量可能无法完全代表区域厚度,需要进行扫描。

      • 成本考量:高精度、长距离、环境适应性强的工业级激光测距传感器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在需要多点扫描或集成到自动化系统时。

3.1.2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就像我们在拍照时,根据物体的远近,相机对焦点的角度会发生变化。它通过一个固定角度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来判断物体表面的距离。

  •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激光光源发射一束光线到被测物体表面,反射光通过接收透镜聚焦到位置检测元件(如CCD或CMOS)上。当被测物体表面发生位移时,反射光点在检测元件上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通过精确测量光点在检测元件上的位置变化,并结合三角几何原理,可以高精度地计算出物体的距离或厚度。公式:D = L * sin(alpha) / (sin(beta) * cos(theta) + cos(beta) * sin(theta))。其中 D 为距离,L 为发射器与接收器基线长度,alpha 为发射角,beta 为接收角,theta 为物体表面倾斜角。实际应用中,经过标定,可将检测器上的光点位置直接映射为距离或位移。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通常较短,几毫米到几十厘米。

    • 精度:非常高,可达微米甚至亚微米级。

    • 采样速度:非常快,可达几十千赫兹到数百千赫兹。

    • 光斑直径:通常较小,提供高空间分辨率。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高精度、高速度、非接触、适用于在线批量检测、可测量复杂表面、操作维护简便。特别适合对小范围内的精密位移或微米级厚度进行测量。

    • 局限性:测量距离较短,不适合大型储罐这种需要长距离测量的场景;受物体表面颜色、反射率影响较大;对环境光有一定敏感性;视野范围相对较小,需要扫描才能覆盖大面积。

3.1.3 超声波测量技术

超声波测量,就像蝙蝠在夜间飞行,发出声波,通过回声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和大小。它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来测量厚度。

  •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传感器发射高频声波脉冲穿透涂层,测量声波从涂层表面传播到涂层与基材界面再返回的时间 Δt。基于已知材料中的声速 v,仪器可以计算出涂层厚度 H。公式:H = (v * Δt) / 2。这里的除以2是因为声波走了去和回双向路程。对于多层涂层,仪器可以识别不同层界面产生的回波,从而测量各层厚度。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通常在几十微米到几毫米,甚至几十毫米。

    • 精度:±(2%读数 + 几微米)。

    • 分辨率: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 适用性:主要用于测量非金属基材上的非金属涂层,或混凝土、木材等基材上的涂层,也能穿透多层非金属涂层。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非接触(探头不直接接触基材)、无损检测、操作简便、便携性强、能够测量多层非金属涂层厚度、适用于非金属基材和非金属涂层。

    • 局限性:通常需要耦合剂(如水、凝胶)来确保超声波有效传输,在腐蚀环境或高温环境下可能难以操作;对金属涂层或导电涂层效果不佳;声速受材料密度、温度影响,需要准确输入;对于表面粗糙度大的涂层,测量精度可能受影响。

3.1.4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就像医生用X光检查骨骼一样,它通过发射X射线来“透视”涂层,分析其成分和厚度。

  •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仪器发射初级X射线照射样品,激发样品中的原子发射出具有特定能量的次级X射线(荧光X射线)。这些荧光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与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相关。对于涂层厚度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基材元素或涂层元素荧光强度的衰减或增强来计算厚度。 例如,当X射线穿透涂层到达基材并激发基材元素产生荧光时,涂层越厚,基材荧光被涂层吸收的越多,强度就越弱;反之,如果测量涂层中的某个特征元素,涂层越厚,该元素产生的荧光强度就越强。 公式(简化):I = I0 * (1 - e^(-μ * H)). 其中 I 是检测到的荧光强度,I0 是理论最大强度,μ 是质量吸收系数,H 是涂层厚度。这个公式描述了荧光强度与厚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涂层厚度通常在纳米至微米范围(具体取决于材料)。

    • 最小测量面积:可达几十微米。

    • 精度:通常在测量范围的百分之几。

    • 适用性:高精度、可同时测量多层涂层厚度和成分、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样品。

  •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非接触、无损、高精度、可同时测量多层涂层厚度和成分、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样品、自动化集成度高。尤其适合测量薄而精密的涂层,例如电镀层或化学镀层。

    • 局限性:设备成本高昂;存在X射线辐射,需要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专业操作人员;对涂层和基材的元素组成有要求,需要有明显的原子序数差异;测量范围通常限于微米级,不适合测量很厚的防腐涂层(通常为毫米级)。

3.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将重点对比几种采用不同技术,且在工业检测领域有广泛应用的知名品牌。

  • 德国菲希尔(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 德国菲希尔在涂层厚度测量领域享有盛誉,其X射线荧光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涂层的精密测量。例如其X-RAY SCOPE XDAL 237型号,主要通过发射X射线激发样品原子产生荧光,从而同时测量涂层中的元素成分和涂层厚度。它能实现非接触、无损测量,精度通常在测量范围的百分之几,最小测量面积可达50微米。它在工业涂层厚度测量领域具有领导地位,尤其擅长高精度的多层涂层和微小区域的检测。

  • 英国真尚有(采用激光距离测量技术) 英国真尚有的LCJ系列激光测距传感器,是集成到工业应用中的非接触式距离测量工具。它采用激光技术,通过测量激光束反射来确定距离,测量范围可达500米,精度可达±1mm。该系列的一大特点是能够在高温(可测量高达1550℃的物体表面)和低反射率表面进行测量,并具有IP65防护等级和-40℃至+60℃的宽工作温度范围。因此,它适用于大型储罐内壁等可能有高温和腐蚀的环境,通过扫描涂层表面轮廓并与储罐原始几何尺寸对比来评估涂层厚度。它还提供多种串行接口(RS232, RS485, RS422, SSI, USB),以及高精度模拟输出和可编程数字输出,方便集成到自动化系统中。

  • 日本基恩士(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技术) 日本基恩士的LK-G5000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例如LK-G507),采用激光三角测量原理,以其高精度和高速测量能力而闻名。其重复精度可达0.005微米,采样速度高达 392 千赫兹,测量范围通常在几毫米到几十毫米。这款传感器主要用于精确测量物体表面的位移、厚度或高度,在自动化和精密测量领域表现出色,尤其适用于对局部、小范围内的涂层厚度进行精细检测。

  • 美国迪斯科(采用超声波测量技术) 美国迪斯科的PosiTector 200 C型高级型超声波测量仪,是便携式涂层测厚仪市场的知名产品。它通过发射高频声波脉冲并测量声波在涂层中传播的时间来计算厚度。其测量范围为50至3800微米,精度达到±(2%读数 + 2微米)。这款产品特别适用于测量非金属基材上的非金属涂层,如储罐内部的橡胶或塑料衬里,并且能够穿透多层涂层并识别各层厚度。其操作简便、便携性强的特点使其在现场检测中广受欢迎。

3.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适合大型储罐内壁防腐涂层厚度测量的激光传感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技术指标:

  • 测量原理

    • 实际意义:决定了传感器能够测量什么、如何测量、以及其固有的优缺点。例如,飞行时间法激光测距适合长距离,而三角测量法适合短距离高精度位移。

    • 选型建议:对于大型储罐内壁,如果需要非接触地测量远距离的表面轮廓来间接推算厚度,激光距离测量(飞行时间或相位比较)是首选。如果检测设备能够靠近内壁进行高精度的局部厚度或位移测量,激光三角测量则更合适。

  • 测量范围

    • 实际意义:传感器能够测量的最小到最大距离。对于储罐这种大尺寸结构,测量范围决定了传感器可以放置的距离和其覆盖能力。

    • 选型建议:考虑到储罐的尺寸,通常需要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测量范围,以确保传感器能够从有限的入口(如人孔)或外部对内壁进行有效扫描。

  • 测量精度和重复精度

    • 实际意义:精度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重复精度是多次测量同一目标的一致性。这些直接影响涂层厚度数据的可靠性。

    • 选型建议:防腐涂层厚度通常在毫米或亚毫米级,因此传感器至少需要达到毫米级的精度,才能有效区分厚度差异。对于更高要求的应用,需要选择更高精度的传感器。

  • 测量速度/采样频率

    • 实际意义:传感器每秒能够完成的测量次数。在需要对整个储罐内壁进行快速扫描时,高测量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 选型建议:为了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大型储罐的全面扫描,建议选择测量速度在几十赫兹到数百赫兹的传感器。

  • 环境适应性(防护等级、工作温度、抗光照能力)

    • 实际意义:储罐内部往往是腐蚀、高温、潮湿、光线复杂的环境。防护等级(如IP65)保证了传感器防尘防水;宽工作温度范围确保传感器在极端温度下仍能稳定工作;抗光照能力则避免了在有外部光源(如人孔口的光线)时的测量干扰。

    • 选型建议:选择至少IP65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要覆盖储罐内部可能遇到的极端温度,如果存在高温,则需要特别关注其耐高温能力,或考虑配备冷却外壳。传感器对深色表面和强环境光的适应性也至关重要。

  • 输出接口

    • 实际意义:传感器与外部控制系统(如PLC、上位机)通信的方式。

    • 选型建议:选择具备RS232、RS485、RS422、USB等标准串行接口,或模拟量输出(如4-20mA),以及可编程数字输出的传感器,以便于集成到现有的自动化监测或控制系统中。

3.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 问题:测量精度受储罐内壁曲率和涂层粗糙度影响

    • 原因与影响:储罐内壁是弧形的,激光束以一定角度入射到曲面时,反射信号可能会被分散,影响接收。同时,如果涂层表面不平整或粗糙度高,激光光斑的反射点会不规则,导致测量结果出现波动,影响厚度计算的准确性。

    • 解决建议

      • 优化传感器安装角度:尽量使激光束与被测表面保持接近垂直,减小入射角效应。

      • 采用小光斑传感器并配合扫描:小光斑能更精确地捕捉局部细节,通过高密度扫描获取大量数据点,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如滤波、拟合),降低粗糙度带来的随机误差。

      • 使用多点或线激光传感器:线激光可以一次性获取一条线上的点云数据,提高测量效率和对粗糙表面的适应性。

      • 数据后处理: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平滑、平均、统计分析等处理,以提取更稳定的厚度信息。

  • 问题:高温、腐蚀环境对传感器寿命和性能的影响

    • 原因与影响:储罐内部的介质可能具有腐蚀性,高温也可能损害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或光学部件,导致测量漂移、故障甚至失效。

    • 解决建议

      • 选择高防护等级传感器:确保传感器外壳具备IP65甚至更高防护等级,有效隔绝粉尘、潮气和腐蚀性气体。

      • 使用耐高温型号或冷却保护:选择本身就设计用于高温环境的传感器,或者为其配备专用的冷却外壳(如水冷或空冷),确保传感器在其推荐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 定期维护和校准:即使是工业级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也应定期检查其光学窗口是否清洁、外壳是否完好,并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 问题:涂层颜色和反射率不均影响测量稳定性

    • 原因与影响:防腐涂层可能颜色不一,或因老化、污垢等导致局部反射率降低。对于依赖光信号的激光传感器,反射率低会使接收信号弱,影响测量稳定性甚至导致无法测量。

    • 解决建议

      • 选择对深色表面有优化能力的传感器:一些激光传感器采用更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更灵敏的接收器,能够有效测量低反射率的表面。

      • 调整激光功率或接收灵敏度: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激光发射功率或调整接收器的灵敏度,以补偿反射率的不足。

      • 使用特定波长激光:某些波长的激光可能对特定颜色的涂层有更好的穿透或反射效果。

  • 问题:如何将距离测量数据转换为准确的厚度数据

    • 原因与影响:激光测距传感器直接输出的是传感器到涂层表面的距离。要获得涂层厚度,需要知道涂层底部基材的表面位置,这通常是无法直接用激光穿透不透明涂层获得的。

    • 解决建议

      • 建立基准模型:在涂层施工前,先对裸罐内壁进行高精度三维扫描,建立其精确的几何模型作为基准。涂层施工后,再对涂层表面进行扫描,获取涂层表面模型。通过两个模型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对比,计算出各点的涂层厚度。

      • 结合其他测厚方式:在局部关键点,可以辅助使用穿透式超声波测厚仪(如果涂层和基材适合)进行校核或获取基材位置信息。

      • 移动机器人或扫描系统:将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可控的移动机器人或扫描臂上,实现对储罐内壁的全面、系统性扫描,获取密集点云数据,从而进行精确的厚度分析和缺陷检测。

4. 应用案例分享

  • 石油化工储罐维护: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巨型储油罐、化工反应罐中,利用激光传感器对内壁防腐涂层进行定期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涂层薄弱点和破损,预防介质泄漏和罐体腐蚀,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例如,英国真尚有的LCJ系列激光测距传感器,凭借其长距离测量、高温环境适应性和对深色表面的测量能力,能够胜任此类检测任务。

  • 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检测:大型船舶的压载水舱、油舱以及海洋钻井平台的支腿等结构,长期暴露在海水腐蚀环境中。通过激光传感器扫描其防腐涂层厚度,可以有效评估涂层防护状态,指导维修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核电站冷却水系统管道检测:核电站内循环冷却水系统对防腐要求极高。激光传感器可用于非接触式检测管道内壁防腐涂层,确保其完整性和厚度符合安全标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风险。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