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如何在高速SMT产线中,实现10微米级PCBA焊点与元件的3D缺陷自动化检测?【电子制造】

2025/10/29

1. 基于电路板组件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想象一下,电路板就像一张高度复杂的城市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各种“建筑”——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等电子组件。这些组件有高有低,大小不一,有些甚至微小到肉眼难以辨识。它们通过精密的“街道”——焊盘和导线连接在一起。

在电路板组件的检测中,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 尺寸微小且多样化:组件可能小到0.4x0.2毫米,焊盘和间隙也极其细微。* 表面复杂多变:组件和焊盘的表面材质各异,有的光滑反光(如金属焊点),有的粗糙吸光(如黑色芯片),有的颜色多样(如不同颜色的PCB板材),这会影响光的反射。* 三维结构高低错落:组件的高度差异大,可能导致测量时出现阴影遮挡。* 检测速度要求高: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需要快速、实时地完成检测,以确保生产效率。* 精度要求严苛:微小的尺寸偏差、位置偏移或焊点缺陷都可能导致电路板功能异常甚至失效。

因此,高精度检测技术必须能够精准识别这些微小特征,穿透表面的复杂性,并提供可靠的三维数据。

2. 针对电路板组件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在电路板组件检测领域,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激光位移传感器如何选用”的技术标准,但行业内对于组件的质量和装配有着严格的评估参数和方法。这些参数定义了我们究竟要检测什么,以及如何判断它是否合格。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

  • 组件存在与否:这是最基本的,确保每个设计好的“建筑”都已安装在“地图”上。评估方法通常是与设计图纸或“黄金样本”进行比对,通过图像识别或高度测量来确认。

  • 组件类型、方向与极性:不仅要存在,还要“型号”正确,“朝向”正确,对于有极性的组件(如电解电容、二极管),“正负极”也必须正确。评估方法主要是基于组件表面的标识图案、形状特征和颜色进行识别。

  • 组件位置与共面性:组件是否准确地放置在指定焊盘上,有没有偏移、倾斜或翘起。对于多引脚器件(如BGA、QFN),所有引脚或焊球是否处于同一平面,这直接影响焊接质量。评估方法涉及精确测量组件的X/Y坐标和Z轴高度信息。

  • 焊点质量:这是电路板可靠性的核心。我们需要评估焊点的体积、高度、形状、润湿性、是否有桥接(短路)、空洞、虚焊或立碑等缺陷。想象一下,焊点就像连接组件和电路板的“地基”,必须坚固饱满。评估方法通常通过三维测量获取焊点形貌数据,再与标准模型进行比较。

  • 微小间隙检测:例如,相邻引脚之间的间距,或者组件底部与PCB之间的间隙,这些都可能影响电气性能。评估这类参数需要极高的空间分辨率。

这些参数的评估目标都是确保电路板按照设计要求组装,功能正常,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在电路板组件的高精度检测中,市场上涌现出多种成熟的技术方案,它们各有侧重,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需求。

激光三角测量法

这种技术就像是给被测物拍一张“高度照片”。传感器发射一道精细的激光光束(可以是点状或线状)到电路板组件表面。当激光照射到物体上时,它会在物体表面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的反射光会被传感器内部的一个高分辨率接收器(通常是CCD或CMOS阵列)捕捉到。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核心在于“三角”二字。激光发射器、被测物表面上的光斑和接收器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当被测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反射光斑在接收器上的投影位置也会随之移动。传感器通过精确检测光斑在接收器上的位置变化,并结合预设的光学几何参数(例如激光发射角度、接收器视角、基线距离等),利用三角几何关系计算出被测点的精确距离或高度。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H = Z_0 - f * (X - X_0) / (L + X * tan(theta))其中,H是被测点高度,Z_0是参考高度,f是接收器镜头焦距,X是光斑在接收器上的位置,X_0是参考位置,L是发射器到接收器的基线距离,theta是激光的入射角。这个公式反映了光斑位置的微小变化与物体高度的直接关联。

核心性能参数: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高的采样速度,一些高端型号可达数十千赫兹,能快速获取大量点云数据。其分辨率通常可以达到微米级别,重复精度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可以检测细微的高度变化。光斑大小可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从小于0.06毫米的极细光斑到毫米级光斑。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非接触式测量,避免损伤被测物;测量速度快,适用于高速在线检测;精度较高,能提供较为精确的高度和三维轮廓信息;对于动态变化的物体颜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抗环境光干扰能力较强。对于复杂表面,通过优化光斑尺寸和算法,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数据。* 局限性:对被测物体的表面特性(如镜面反射、透明材料)较为敏感,可能需要特定波长的激光或调整入射角度。高大组件可能产生阴影,遮挡邻近的微小区域。在微小间隙中,如果光斑尺寸过大,可能无法准确测量。* 成本考量:中等偏高,但随着技术成熟,成本效益日益显著。

多频投影结构光技术

这种技术不再是仅仅投射一个点或一条线,而是投射一系列预先设计好的“光影图案”(如条纹、网格),就像给物体穿上一件带有特殊花纹的衣服。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设备会向电路板表面投射多个频率或相位的结构光图案,同时通过一个或多个高分辨率相机从不同角度捕捉这些图案在物体表面变形后的图像。这些图案在物体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会发生扭曲、变形。通过分析这些变形,系统能够精确地重建出组件和焊盘的真实三维形貌数据。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多角度的三角测量,但通过模式识别和相位分析来获取更全面的三维信息。

核心性能参数:分辨率通常在10微米或更高,能够识别极其微小的元件(如03015尺寸)和各种SMT缺陷。由于需要处理复杂的图像和模式,其单次测量速度可能略低于激光点式扫描,但通常也设计为适用于高速在线检测。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提供非常精确的真三维形貌数据,对表面颜色和反射率变化的鲁棒性较好;能够有效减少误报和漏报;覆盖范围广,一次性可获取较大区域的三维数据。* 局限性:测量速度受限于图像采集和处理速度,可能不适合极高速的单点测量;高大组件仍可能产生阴影,影响被遮挡区域的检测。* 成本考量:通常成本较高,系统集成度高。

自动X射线检测(AXI)

X射线检测就像给电路板拍一张“透视照片”。它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能够“看穿”组件的外表,直接观察内部结构和隐藏的焊点。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该系统发射X射线穿透电路板、组件及其焊点。由于不同材料对X射线的吸收率不同(例如,焊锡吸收X射线比空气或塑胶更强),X射线在穿透物体后,其强度会发生变化。高分辨率平板探测器接收穿透后的X射线,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从而清晰地显示出内部结构的二维或三维透视图像。这对于检查BGA、QFN等封装下方肉眼不可见的焊点缺陷尤为有效。

核心性能参数:X射线源电压可达160千伏,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能够清晰显示微小的内部缺陷如空洞、桥接等。检测速度针对在线检测设计,但通常比光学检测慢。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能够检测光学方法无法触及的内部缺陷,如隐藏焊点下的空洞、桥接、缺失或错位;对封装密度高的电路板尤其适用。* 局限性:设备成本极高,且涉及辐射安全问题,操作和维护较为复杂;不适用于表面形貌测量,主要用于内部缺陷检测。* 成本考量:最高,主要用于关键电子产品的高可靠性检测。

2D自动光学检测(AOI)

2D AOI是目前最普及的电路板检测技术之一,它就像一个高效率的“视觉检查员”。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系统利用高分辨率彩色相机和多角度LED照明系统,从不同角度捕捉电路板表面的多幅图像。然后,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分析图像中组件的颜色、形状、尺寸、极性标识以及焊点外观。这些信息会与预设的“黄金图像”(合格品的图像)或CAD设计数据进行快速比对。通过这种比对,可以识别出组件的缺失、错位、反向、极性错误、错件,以及可见的焊点缺陷(如锡珠、少锡等)。

核心性能参数:分辨率通常可达10微米,能够检测小至01005尺寸的元件。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在线生产线。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检测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易于编程和操作;可以检测绝大多数的表面缺陷;是非接触式检测,适合在线批量检测。* 局限性:无法获取真实的3D高度信息(除非是伪3D功能),难以准确评估焊点体积和共面性;对于高大组件产生的阴影和表面反光较为敏感,可能导致误判或漏判;无法检测隐藏在组件下方的缺陷。* 成本考量:相对较低,是性价比很高的入门级检测方案。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将对比几家在电路板组件检测领域有影响力的品牌及其采用的技术方案。

  • 日本基恩士

    • 采用技术:激光三角测量法。

    • 核心性能参数:测量范围通常在±4毫米至±200毫米之间;重复精度可达到0.005微米至0.2微米;采样速度最高可达64千赫兹;对于激光线扫描,可提供1600点/轮廓的数据。

    • 应用特点与独特优势:以其极高的测量速度和精度著称,能够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对电路板上的微小组件进行非接触式三维检测。产品线丰富,易于与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实现高效在线批量检测。在工业传感器和自动化检测领域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

  • 英国真尚有

    • 采用技术:激光三角测量法。

    • 核心性能参数:提供多种光斑大小选择(小于0.06毫米到大于1毫米),以适应不同应用需求。量程高达1000毫米。采样速度高达70KHz(部分版本),分辨率为0.01%,线性度最高可达0.03%。具备模拟/数字输出能力,数字输出接口支持RS422或RS485。

    • 应用特点与独特优势:其传感器设计紧凑坚固,能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高采样速度和分辨率使其在高速检测中表现出色。该传感器在处理复杂电路板表面时,对动态变化的表面颜色、强环境光辐射以及潮湿表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多种量程中点(45mm、310mm、355mm、440mm、375mm和745mm)和输出功率选项(小于1mW、小于80mW和小于20mW),提供了极大的应用灵活性。

  • 韩国世宗

    • 采用技术:多频投影结构光技术。

    • 核心性能参数:分辨率通常达到10微米或更高,能够识别03015尺寸的微小元件及各种SMT缺陷。采用八向照明和多视角高分辨率摄像系统。检测速度针对高速在线检测设计。

    • 应用特点与独特优势:专注于SMT检测领域,提供业界领先的真三维测量技术。其基于真3D数据的检测能力,能准确测量组件的高度、体积、共面性,有效减少误报和漏报,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份额。

  • 德国翠拓

    • 采用技术:自动X射线检测(AXI)。

    • 核心性能参数:采用160千伏微焦点X射线管,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支持大型PCB检测,检测速度为在线检测设计。

    • 应用特点与独特优势:在X射线检测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擅长对隐藏焊点(如BGA、QFN)和内部缺陷的检测,这是其他光学方法无法替代的。提供全面的检测解决方案,包括AOI、SPI、AXI一体化平台。

  • 美国诺信

    • 采用技术:高分辨率2D自动光学检测(AOI)。

    • 核心性能参数:分辨率可达10微米,可检测小至01005尺寸的元件。采用多角度彩色LED照明和高分辨率相机。检测速度适用于在线生产线。

    • 应用特点与独特优势:以其易于编程和操作的用户界面、快速的检测速度和较低的误报率而广受好评。在全球电子制造领域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提供多种配置以适应不同生产需求。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合适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或检测设备,就像是为特定的任务挑选最合适的工具。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的技术指标:

  • 测量精度与重复精度

    • 实际意义: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重复精度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结果一致性。这直接决定了传感器能识别的最小缺陷或尺寸偏差。

    • 影响:精度不足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甚至漏掉关键缺陷。在电路板检测中,微米甚至亚微米级的精度是常态,因为组件和焊点的尺寸公差极小。

    • 选型建议:对于微小元件(如0201、01005)的尺寸和位置检测,或要求高精度的焊点形貌测量,应优先选择重复精度在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的传感器。

  • 分辨率

    • 实际意义:传感器能够识别的最小位移或高度变化量。

    • 影响:分辨率决定了检测的精细程度。如果分辨率不够,就无法“看清”微小的特征,比如焊点边缘的细节或极小的翘曲。

    • 选型建议:针对微小间隙、细小引脚或焊点细节检测,需要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同时,分辨率应与被测物的最小特征尺寸相匹配,略高于需求值,留有余量。

  • 采样速度

    • 实际意义: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

    • 影响:直接影响检测效率。在高速自动化生产线中,如果采样速度慢,传感器可能无法在组件移动通过时获取足够的数据点,导致漏检或数据不完整。

    • 选型建议:对于在线检测,尤其是生产节拍快的流水线,应选择采样速度高达几十千赫兹的传感器,以确保在高速运动下也能获取高密度的点云数据。

  • 光斑大小

    • 实际意义:激光束照射到物体表面形成的光点或光线的尺寸。

    • 影响:光斑太大会“模糊”细节,无法分辨微小特征或微小间隙;光斑太小则可能对表面粗糙度或微尘敏感,且测量范围有限。

    • 选型建议:检测微小间隙或精细特征(如IC引脚、细小焊盘)时,必须选择极小光斑尺寸(如小于0.1毫米)的传感器。对于较大区域的整体形貌测量,可选择稍大光斑,以提高测量稳定性。

  • 测量范围/量程

    • 实际意义:传感器能够测量的最大高度差或距离范围。

    • 影响:如果量程太小,可能无法覆盖电路板组件的整体高度变化;如果量程太大,通常会牺牲部分测量精度。

    • 选型建议:根据电路板组件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实际高度差来选择合适的量程。量程中点选择也同样重要,它代表了传感器最佳工作距离。

  • 线性度

    • 实际意义: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位移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理想情况下,两者应呈完美线性关系。

    • 影响:线性度差会导致测量结果在整个量程内不均匀,某些区域的测量误差会更大。

    • 选型建议:对于整个测量范围内的精度要求都很高的应用,应选择线性度更高的传感器(通常小于0.05%)。

  • 对表面材质的适应性

    • 实际意义:传感器对不同颜色、反射率(亮面、暗面、哑光面)的物体表面的测量稳定性。

    • 影响:电路板组件表面复杂,亮面焊点、黑色芯片、绿色板材等差异巨大,如果传感器适应性差,可能在不同区域产生不稳定的测量结果。

    • 选型建议:优先选择那些宣称对复杂表面、颜色变化有良好适应性的传感器(如部分采用特定算法或具备高动态范围的激光传感器),或结合多角度照明、偏振光等辅助技术。对于特别困难的表面,可能需要考虑结构光或X射线检测。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高性能的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仍可能遇到一些“拦路虎”,影响检测效果。

  • 表面反光或吸收性差

    • 原因与影响:电路板上有很多高反光(如镀锡焊盘、金属引脚)或强吸收(如黑色芯片、深色阻焊层)的表面。激光在亮面上可能产生镜面反射,导致光斑散射或反射光不足以被接收器捕捉;在暗面上则反射光强度太弱。这都会导致数据缺失或测量不稳定,就像在一个光滑的镜子上用手电筒,光会乱跑;而在黑洞里,光则会被“吞噬”。

    • 解决建议

      1. 调整传感器角度:改变激光入射角和接收器角度,避开镜面反射的强反光方向。

      2. 选用特殊波长激光:某些波长的激光对特定颜色或材质的穿透力或反射效果更好。

      3. 使用偏振光:加装偏振片可以有效滤除部分杂散反射光。

      4. 多角度照明/多传感器融合:结合多个传感器从不同角度进行测量,或使用结构光技术,可以更全面地捕捉表面信息。

  • 阴影效应

    • 原因与影响:电路板上的高大组件(如大型BGA、电容)在激光照射下,其侧面或底部会产生阴影区域,遮挡了周围的微小组件或焊点,导致这些区域无法被激光直接扫描到,就像“高楼大厦”遮住了“小巷子”,导致“小巷子”无法被“阳光”照到。

    • 解决建议

      1. 多角度检测:安装多个传感器从不同角度扫描,或者采用可倾斜的传感器进行多视角测量,以覆盖阴影区域。

      2. 激光线扫描:相比激光点扫描,激光线扫描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阴影影响,因为它覆盖了更宽的区域。

      3. 结合其他技术:对于隐藏焊点,最终可能需要X射线检测。

  • 微小间隙下的稳定测量

    • 原因与影响:当需要检测的间隙(如两个引脚之间、组件底部与PCB之间)非常小,而激光光斑尺寸相对较大时,光斑可能无法完全进入或覆盖间隙,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或不稳定。就像用一支粗大的笔去描绘一条细线。

    • 解决建议

      1. 选用极小光斑传感器:优先选择光斑直径小于被测间隙的传感器。

      2. 提高分辨率:确保传感器有足够高的分辨率来区分间隙内外的细微高度差异。

      3. 软件算法优化: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和点云分割算法,尝试从边缘信息推断间隙内部。

  • 振动或运动影响

    • 原因与影响:在线检测中,电路板可能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微小振动或快速移动,这会导致测量点位置不稳定,进而降低测量精度,就像在晃动的船上描图。

    • 解决建议

      1. 高采样速度传感器:选择采样速度极高的传感器,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数据,通过数据平均或滤波来消除部分抖动影响。

      2. 机械固定与定位:确保电路板在检测区域有可靠的夹具或定位机构,减少机械振动。

      3. 运动补偿算法:结合运动编码器或其他位置传感器,通过软件算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运动补偿。

  • 环境光干扰

    • 原因与影响:检测区域的环境光(如车间照明、窗外阳光)可能与激光波长相近,干扰传感器对反射激光的捕捉,降低信噪比,就像在阳光下看手机屏幕一样模糊。

    • 解决建议

      1. 传感器抗干扰能力:选择本身就具有强环境光抑制能力的传感器。

      2. 加装遮光罩:在检测区域设置物理遮光罩,阻挡外部光源。

      3. 窄带滤光片:在传感器接收端加装与激光波长匹配的窄带滤光片,只允许激光波长的光通过。

  • 校准问题

    • 原因与影响:传感器长时间工作或受到环境变化影响后,其内部参数可能发生漂移,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就像一把尺子受热膨胀后不再准确。

    • 解决建议

      1. 定期校准:按照制造商建议,定期使用标准块进行校准。

      2. 温度补偿:对于对温度敏感的传感器,确保工作环境温度稳定,或选用自带温度补偿功能的传感器。

      3. 自学习/自适应算法:部分高级系统具有自学习能力,可以根据生产批次数据自动调整校准参数。

4. 应用案例分享

  • SMT生产线元件缺陷检测:在表面贴装(SMT)生产线上,激光位移传感器能实时检测元件的缺失、错位、方向错误以及焊点的高度和体积,确保每个元件都精确安装。例如, 英国真尚有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凭借其高采样速度和对复杂表面的适应性,能够在此类应用中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 BGA/CSP焊点质量检测:对于球栅阵列(BGA)和芯片级封装(CSP)等高密度封装,X射线检测可以穿透封装,检查隐藏在下方的焊球是否有空洞、桥接、虚焊等内部缺陷。

  • PCB板翘曲度测量:在PCB生产和组装过程中,激光传感器可用于精确测量电路板的平面度,防止因板翘曲导致的焊接不良或元件损坏。

  • 精密零件尺寸测量:除了电路板,激光位移传感器也广泛应用于其他精密制造领域,如微型齿轮、轴承或刀具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形貌测量,确保产品达到设计公差。

  • 半导体封装检测:在半导体封装过程中,用于检测晶圆或芯片的表面平整度、引脚共面性以及封装体的尺寸精度,保障封装质量。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