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矿石布料小车在粉尘高温等恶劣矿山环境,如何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与100Hz实时性?【非接触式传感器、智能矿山】

2025/10/27

1. 矿石布料小车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想象一下,矿石布料小车就像是矿山生产线上的一个“搬运工”,它需要精准地把矿石从一个地方运输到指定的料仓或输送带上,并进行均匀的布料。它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车体、行走机构(轮对或履带)、驱动系统、布料机构(如振动给料机、皮带机)以及用于控制和通信的电气系统。

在矿山布料这种特殊环境下,对小车定位的技术要求非常严苛:

  • 高定位精度: 布料的均匀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如果小车定位不准,可能导致布料偏斜,甚至溢料,就像我们用勺子往碗里盛米,如果手抖了,米就可能洒出来。这意味着定位误差必须控制在厘米甚至毫米级别。

  • 高重复定位精度: 小车在每次往返布料时,都需要准确回到相同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以及执行精确的布料路径,确保每次操作都高度一致。

  • 实时性: 小车在移动过程中需要实时更新其位置信息,以便控制系统快速响应并调整其速度和方向,避免碰撞或布料中断。

  • 环境适应性: 矿山环境多变,粉尘弥漫、振动强烈、噪声大、温度波动剧烈(可能高温或低温)、光照条件复杂(户外太阳光或地下黑暗),甚至有水汽、腐蚀性气体等。定位系统必须能在这些严苛条件下稳定工作,就像一名经验丰富的矿工,无论环境多恶劣都能坚守岗位。

  • 可靠性与稳定性: 矿山设备通常24小时运行,定位系统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故障率要低,保证生产线的连续性。

  • 非接触性: 传统的接触式定位方式(如物理限位开关)在矿山这种磨损严重、易受污染的环境下,故障率高,维护成本大。非接触式测量能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减少机械磨损和维护。

2. 针对矿石布料小车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为了确保矿石布料小车定位系统的性能和安全,行业内通常会关注一系列监测参数及其评价方法。这些参数帮助我们量化和评估定位系统的表现。

  • 定位精度: 指测量位置与真实位置之间的差异。

    • 绝对定位精度: 是指小车在地球坐标系下的实际位置与测量位置的偏差。例如,如果要求小车停在一个特定坐标点,测量结果与该坐标点的距离就是绝对精度。

    • 相对定位精度: 是指小车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或另一物体的位置测量误差,例如小车与料仓边缘的距离测量精度。

    • 重复定位精度: 指小车多次到达同一目标位置时,其最终位置的离散程度。评价时通常会进行多次重复定位试验,统计其位置偏差的标准差。

  • 测量范围: 指定位系统能够有效工作的最小和最大距离。

  • 分辨率: 指系统能够识别的最小位置变化量。例如,1毫米的分辨率意味着系统能区分1毫米的位置差异。

  • 测量速率(或刷新率): 指定位系统每秒能够输出多少次位置数据。高测量速率意味着系统能更快地感知小车运动,提供更实时的控制。

  • 响应时间: 指从发生位置变化到系统输出相应测量结果所需的时间。

  • 环境防护等级: 描述设备抵抗外部环境侵蚀的能力,例如防水、防尘等级(如IP65、IP67),以及其工作温度范围。

  • 抗干扰能力: 评估系统在强电磁干扰、剧烈振动、光照变化等恶劣条件下保持测量稳定性的能力。评价方法通常是在特定干扰源下进行测试,观察定位误差和稳定性。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矿石布料小车的精确非接触式定位,需要依赖多种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以下是几种主流的技术方案,以及它们在矿山环境下的特点。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基于飞行时间(ToF)原理的激光测距技术

这种技术的核心原理非常直观,就像我们对着山谷喊一声,听到回声就知道山谷有多远一样。只不过这里用的是激光,而不是声音。传感器会发射一个激光脉冲,这个光脉冲以极快的速度(光速 c,大约是每秒30万公里)传播,碰到目标物(比如小车上的反光板或者小车本身)后反射回来,被传感器接收。传感器内部的精密计时器会测量激光从发出到接收到的总时间 t

然后,距离 D 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计算出来: D = (c * t) / 2 这里的除以2是因为激光走了来回两趟。

这种技术的物理基础是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激光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集中、不易扩散的特点,这使得它在长距离测量和高精度定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核心性能参数: 典型的ToF激光测距技术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精度,例如±1毫米。测量范围从几厘米到数百米甚至更远,在矿山布料这类应用中,500米甚至更长的测量范围都能满足需求。测量频率通常很高,可以达到数百赫兹,这意味着每秒可以测量数百次,确保实时性。

优缺点: * 优点: * 高精度和高速度: 由于光速极快且测量技术成熟,ToF激光测距能提供非常高的距离测量精度和快速的响应速度,对于需要厘米甚至毫米级定位精度的矿车布料至关重要。 * 非接触式: 无需与小车直接接触,减少机械磨损和维护,特别适合矿山这种磨损严重的工况。 * 远距离测量: 能够覆盖很长的布料路径,甚至可以用于大型矿区设备的定位。 * 环境适应性强: 现代的工业级激光测距传感器在设计时会考虑极端环境,比如某些型号可以在高温物体表面进行测量,并且具备高防护等级,能在粉尘弥漫、有振动的矿山环境中稳定工作。一些先进的传感器还能在阳光直射或深色低反射率表面上进行准确测量。 * 接口丰富: 通常提供多种工业标准接口,便于与现有控制系统集成。 * 局限性: * 视线要求: 激光测距需要传感器与目标之间有清晰的视线,任何遮挡(如其他车辆、临时堆放物)都可能导致测量中断。 * 受环境影响: 虽然抗干扰能力强,但在极度浓厚的粉尘、水雾或烟雾环境中,激光信号仍可能被散射或衰减,影响测量距离和精度。 * 目标反射率: 尽管先进传感器对低反射率表面有优化,但极端低反射率或镜面反射表面仍可能带来挑战。 * 成本考量: 中等偏高。虽然初期投资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长寿命,以及减少人工干预和维护的优势,长期来看是经济高效的选择。

基于GNSS-IMU融合的定位技术

这种技术就像是给小车装上了“全球导航”和“内在感知”的双重能力。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包括GPS、北斗等)负责提供小车在地球上的绝对位置信息,但它的信号可能在矿山峡谷、深坑或者大型设备旁边被遮挡或反射(多径效应),导致精度下降甚至信号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MU(惯性测量单元)就派上用场了。IMU内部有陀螺仪(测量旋转)和加速度计(测量运动变化),它能感知小车在短时间内的姿态和运动,即使GNSS信号不好,IMU也能在短时间内进行“盲走”(航位推算),预测小车的位置和姿态。

当GNSS信号恢复时,两者的数据会通过复杂的算法(如卡尔曼滤波)进行融合,GNSS提供长期校正,IMU提供短期连续性。双天线GNSS系统还能提供精准的航向信息,就像船只的指南针。

物理基础: GNSS依赖于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和空间几何解算;IMU基于牛顿运动定律测量惯性力。

核心性能参数: RTK(实时动态差分)技术能实现水平8毫米+1ppm RMS、垂直15毫米+1ppm RMS的厘米级定位精度。姿态精度通常能达到0.0X度。更新率可以高达100赫兹。

优缺点: * 优点: 能够提供广域的绝对定位,IMU融合显著提高了在信号不稳定区域的定位连续性和平滑性,并能输出精准的姿态信息。 * 局限性: GNSS信号在室内、地下、深矿坑或被大型结构物遮挡时仍会失效。IMU在长时间无GNSS校正下,误差会累积漂移。部署RTK基站需要额外成本和维护。 * 成本考量: 较高,因为涉及到高精度多频GNSS接收机、高性能IMU和复杂的融合算法。

基于工业视觉识别技术

这种技术就好比给小车安装了一双“火眼金睛”。它通过高分辨率的工业相机拍摄小车或其周围环境的图像。然后,一个内置的“大脑”(控制器)会运行图像处理算法,去识别图像中预设的“线索”,比如小车上的一个特定形状的标志、一个独特的边缘、或者某种图案。一旦识别到这些“线索”,系统就能计算出它们在图像中的精确位置,并根据相机的视角和安装参数,推算出小车在真实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相对于某个目标点的偏移量。

物理基础: 光学成像、数字图像处理、几何学以及模式识别算法。

核心性能参数: 传感器像素通常在百万像素级,可以识别亚毫米级的特征变化。响应时间通常在数十毫秒以内,可满足实时性要求。检测距离可根据镜头选择从几十毫米到无穷远。

优缺点: * 优点: 提供高精度的近距离定位和对位能力,可以识别复杂的特征,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便于人工检查或高级决策。对于需要精确对准、识别特定位置的场景非常有效。 * 局限性: 对环境光照条件敏感,光线太暗、太亮或变化剧烈都会影响识别效果。矿山粉尘、水汽、泥浆等污物可能覆盖镜头或目标特征,导致识别失败。有效工作距离相对较短,通常需要清晰的视线。 * 成本考量: 中等,相机和控制器成本较高,但系统集成度高,编程配置相对便捷。

基于超宽带(UWB)实时定位技术

UWB技术的工作方式有点像一个“隐形雷达”。它使用非常窄但频率很宽的无线电脉冲信号。系统中,小车上会安装UWB标签(类似一个发射器),而在布料区域周围会安装多个UWB锚点(类似接收器)。当标签发出一个脉冲信号时,周围的锚点会接收到这个信号,并精确测量信号到达锚点的时间(ToF)或者信号到达不同锚点之间的时间差(TDoA)。通过至少三个锚点(二维定位)或四个锚点(三维定位)的数据,系统就能利用三角定位或多边定位的几何原理,计算出标签(即小车)的精确三维位置。

物理基础: 无线电波传播、精确时间同步和几何定位算法。

核心性能参数: 定位精度通常在15-30厘米范围,部分系统可达10厘米以内。刷新率高,每秒可更新多次位置信息。单个锚点覆盖范围可达数百平方米。

优缺点: * 优点: 在复杂工业环境(如多金属结构、电磁干扰)下表现优异,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穿透非金属障碍物能力较好,提供高精度实时定位。 * 局限性: 需要在工作区域内密集部署UWB锚点基础设施,部署和校准工作量较大。覆盖范围相对有限,超出锚点网络则无法定位。 * 成本考量: 基础设施(锚点)部署成本较高,标签成本相对较低。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将对比几家在非接触式定位领域表现卓越的品牌,并分析它们的技术方案特点。

  • 德国西克(采用基于飞行时间原理的激光扫描技术) 德国西克是工业传感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激光扫描仪在恶劣工业环境中以高可靠性和坚固耐用著称。他们的激光扫描仪工作原理与激光测距相似,也是基于飞行时间原理。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机械或电子扫描方式,在一个角度范围内连续测量距离,从而生成周围环境的2D或3D点云数据。这使得它不仅能测距离,还能“看”到周围的形状和障碍物。 核心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可达300米(在10%反射率下),角度分辨率0.125°,扫描频率可达100 Hz,精度±40毫米。防护等级IP67。 应用特点与优势: 德国西克的激光扫描仪提供更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适用于矿山车辆的导航、防撞和精确停靠,尤其是在需要识别复杂障碍物和环境特征的场景。

  • 英国真尚有(采用基于飞行时间原理的激光测距技术) 英国真尚有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精度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其LCJ系列产品,正是利用激光束的飞行时间原理进行距离测量。它发射激光脉冲,计算光束往返目标的时间来确定距离。这种单点测距方案在需要精确测量小车与某个固定点或墙面距离时表现出色。 核心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0.05至500米,最高精度±1mm,测量速度高达250Hz。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能测量最高1550℃的高温物体表面距离,并具备IP65防护等级,在-40℃至+60℃宽温环境下正常使用。 应用特点与优势: 英国真尚有的LCJ系列传感器以其卓越的精度、长距离测量能力和对恶劣环境(如高温、户外阳光、低反射率表面)的极强适应性而闻名。它非常适合在矿山布料小车定位中,作为核心传感器来精确测量小车与布料点、轨道末端或料仓的相对距离,确保精准停车和布料。

  • 加拿大诺瓦泰(采用GNSS-IMU融合定位技术) 加拿大诺瓦泰是高精度GNSS和组合导航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其PwrPak7D系列集成多频GNSS接收机和高性能惯性测量单元。当GNSS信号受损时,IMU能进行短时间内的航位推算,提供连续且平滑的定位和姿态信息。双天线配置还能提供精确的航向信息。 核心性能参数: 定位精度RTK水平0.8厘米+1ppm RMS,姿态精度航向0.09°(使用2米基线)。更新率高达100 Hz。防护等级高。 应用特点与优势: 加拿大诺瓦泰的方案特别适用于对定位和姿态精度、连续性要求极高的移动平台,如矿山机械的自动驾驶和精准作业。它能有效解决单一GNSS在恶劣环境下的信号中断问题,确保布料小车在复杂工况下的精准导航。

  • 日本基恩士(采用工业视觉识别技术) 日本基恩士以其高性能、易于使用的工业自动化传感器产品而闻名。其IV2系列图像传感器通过高分辨率工业相机捕捉图像,结合内置的图像处理算法识别预设的目标特征,从而推断出小车的精确位置或相对偏移量。 核心性能参数: 传感器类型1/3英寸彩色CMOS,像素约500万,响应时间19毫秒。防护等级IP67。 应用特点与优势: 日本基恩士的视觉系统提供强大的检测和识别能力,特别适用于需要高精度近距离对位、识别特定布料位置或追踪小车在固定轨道上相对位置的场景,其一体化设计和简便的编程也降低了集成难度。

  • 美国斑马技术(采用超宽带(UWB)实时定位技术) 美国斑马技术是企业资产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他们提供基于超宽带技术的实时定位系统。系统通过安装在小车上的UWB标签和布料区域周围的UWB锚点协同工作,通过测量信号的到达时间或到达时间差来计算标签的精确三维位置。 核心性能参数: 定位精度约15-30厘米,刷新率高达每秒多次。抗干扰性极佳,防护等级高。 应用特点与优势: 美国斑马技术的UWB RTLS系统在大型工厂和矿区等复杂环境中表现出色,尤其在电磁干扰大、视线受阻或需要高密度追踪的场景下,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实时定位,助力提升布料小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为矿石布料小车选择定位设备时,我们需要像挑选工具一样,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环境的复杂程度来选择最合适的“锤子”:

  • 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这是核心指标。精度决定了小车是否能准确到达目标位置,重复定位精度则保证了每次布料动作的一致性。

    • 实际意义: 精度不够会导致布料不均,甚至撞击设备;重复性不好则每次布料效果可能不同。

    • 选型建议: 如果布料要求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精度,应优先选择高精度激光测距传感器或高精度视觉系统。GNSS-IMU融合系统也能提供厘米级绝对定位,但相对精度可能需要结合其他传感器。

  • 测量范围: 指传感器能测量的最大距离。

    • 实际意义: 决定了传感器需要安装的数量和位置。如果测量范围太短,可能需要安装多个传感器进行接力测量或切换。

    • 选型建议: 对于长距离的直线布料路径,激光测距或GNSS-IMU融合是理想选择。对于短距离或特定点的精确对位,视觉系统或UWB也能胜任。

  • 测量速率(或刷新率)和响应时间: 决定了系统获取新位置信息的速度。

    • 实际意义: 较高的测量速率和更短的响应时间,意味着控制系统能更快地感知小车运动,及时进行调整,避免滞后导致的位置偏差或安全问题。

    • 选型建议: 对于快速移动的矿车,应选择测量速率在100Hz以上,响应时间在毫秒级的传感器,如高速激光测距或IMU融合系统。

  • 环境防护等级和工作温度范围: 评估传感器在矿山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 实际意义: 高防护等级(如IP65/IP67)能有效防尘防水,宽工作温度范围(如-40℃至+60℃)确保设备在极寒或酷热下正常运行。

    • 选型建议: 矿山环境普遍恶劣,必须选择防护等级高、耐高低温、抗振动能力强的工业级传感器。一些传感器甚至能测量高温物体表面,这在处理热矿石时很有用。

  • 抗干扰能力: 指传感器在粉尘、振动、强光、电磁干扰等条件下保持稳定测量的能力。

    • 实际意义: 矿山环境干扰源多,抗干扰能力差的传感器会频繁出错,影响系统稳定性。

    • 选型建议: 激光测距传感器对光照和部分粉尘有较好适应性。UWB系统在多金属结构和电磁干扰环境下表现优秀。GNSS系统在空旷区域抗干扰能力强,但在信号遮挡区则需IMU辅助。

  • 接口类型: 传感器与控制系统通信的方式。

    • 实际意义: 丰富的接口便于与现有PLC、工业计算机等控制设备集成,降低开发难度。

    • 选型建议: 选择与现有系统匹配或兼容的接口类型,以简化系统集成。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在矿石布料环境下,即使选择了最先进的非接触式定位方案,也可能遇到一些实际问题:

  • 问题1:粉尘和水汽干扰光学传感器

    • 原因与影响: 矿山环境中粉尘浓度高,可能附着在激光测距或视觉传感器的镜头上,或在空气中形成散射介质,导致激光束衰减、图像模糊,进而影响测量精度甚至导致定位失败。水汽凝结也会产生类似影响。

    • 解决建议:

      • 清洁与防护: 定期清洁传感器镜头,配备工业级吹扫装置或自清洁机构,例如使用空气吹扫接口保持镜头清洁。

      • 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 选择专门针对恶劣环境设计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它们通常有更强的信号处理能力和抗环境光/散射干扰能力。

      • 安装位置优化: 将传感器安装在受粉尘和水汽影响相对较小的位置,或为其设置防护罩。

  • 问题2:GNSS信号遮挡或多径效应

    • 原因与影响: 在矿山峡谷、深坑、大型设备旁边或高边坡区域,卫星信号可能被遮挡或在多金属物体上发生反射(多径效应),导致GNSS接收机失锁或定位精度大幅下降。

    • 解决建议:

      • GNSS-IMU融合: 采用GNSS与惯性导航系统融合的方案,IMU能在GNSS信号短暂丢失时提供连续定位。

      • 多频多系统GNSS: 使用支持更多卫星系统和多频段的GNSS接收机,提高信号可用性和抗干扰能力。

      • RTK基站部署优化: 合理规划RTK基站位置,确保基站与移动站之间有良好的信号链路,并考虑使用网络RTK。

  • 问题3:振动对传感器稳定性的影响

    • 原因与影响: 矿车在崎岖路面上行驶或布料机构工作时产生剧烈振动,可能导致传感器内部元件松动、测量不稳定,甚至损坏。

    • 解决建议:

      • 选用工业级抗振传感器: 选择设计时考虑抗振性能的工业级传感器,通常其内部结构更坚固。

      • 安装减振措施: 在传感器安装座上增加减振垫或减振支架,隔离小车振动。

      • 软件滤波: 在控制系统软件层面加入数据滤波算法,平滑传感器输出的抖动数据。

  • 问题4:定位目标物特征缺失或变化

    • 原因与影响: 针对视觉识别系统,如果小车上的标志被磨损、覆盖,或者布料位置的环境特征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系统无法识别或识别错误。

    • 解决建议:

      • 多特征识别: 设计多个可识别的特征,即使部分特征受损也能进行定位。

      • 定期维护与更新: 定期检查和清洁小车上的定位标志,或更新视觉系统的识别模型以适应环境变化。

      • 结合其他技术: 将视觉系统与其他定位技术结合,形成冗余和互补,提高整体定位的鲁棒性。

  • 问题5:集成和调试复杂性

    • 原因与影响: 不同传感器、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可能不兼容,集成难度大,初期调试耗时。

    • 解决建议:

      • 统一接口标准: 优先选择提供主流工业接口和通信协议的传感器。

      • 模块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系统架构,降低单个模块故障对整体系统的影响,并方便调试。

      • 专业技术支持: 寻求传感器供应商或系统集成商的专业技术支持,利用其经验加速集成和调试过程。

4. 应用案例分享

非接触式定位技术在矿山自动化领域有广泛应用:

  • 矿车精准入位与卸料: 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精确引导矿车停靠在指定卸料口,确保矿石精准倾倒,避免溢料和设备损坏。例如,英国真尚有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 无人驾驶矿车导航: GNSS-IMU融合系统或激光扫描仪为无人驾驶矿车提供实时位置、姿态和环境感知数据,实现自主路径规划、避障和精准行驶。

  • 堆料机、取料机位置控制: 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精确测量堆料机或取料机与料堆的距离,实现自动化堆料和取料,优化料场管理。

  • 矿石输送带跑偏监测: 视觉传感器或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输送带的运行轨迹,一旦发现跑偏及时报警或纠正,防止物料洒落和设备损坏。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