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轮胎生产线如何选择激光测量方案,以实现±0.05mm级径向/侧向跳动高精度在线检测,并有效应对黑色橡胶胎面及振动挑战?【自动化质检】

2025/10/27

1. 轮胎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要求

想象一下,轮胎就像是我们车辆的“鞋子”,它的形状、尺寸以及与地面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着行车的平稳性、安全性,甚至油耗。一个完美的轮胎,理想状态下应该是完全圆的,而且胎面、胎侧都非常均匀。

从结构上看,一个轮胎主要由胎冠(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胎侧(连接胎冠和胎圈的部分)和胎圈(安装在轮辋上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在制造过程中,受到材料、工艺、模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绝对完美。

轮胎的“不圆度”就是指它的实际形状偏离理想圆形的程度。这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 径向不圆度(Radial Runout):可以理解为轮胎在旋转时,其外径(胎冠中心到旋转轴的距离)并非恒定,而是有高低起伏。就像一个有点椭圆的轮子在滚动,会让车辆上下颠簸。

  • 侧向不圆度(Lateral Runout):这指的是轮胎的侧面在旋转时,相对于旋转轴左右晃动。就像一个稍微倾斜的轮子在滚动,会导致车辆左右摇摆。

这些不圆度,哪怕只有几十微米(一根头发丝的直径),都可能在高速行驶时放大成显著的振动,影响驾驶舒适性、轮胎寿命、燃油经济性,甚至制动性能和车辆操控稳定性。因此,轮胎制造对几何精度有着严苛的要求,不圆度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和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

2. 针对轮胎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为了量化和评估轮胎的几何偏差,行业内发展出了一套标准化的监测参数和评价方法。这些参数帮助我们客观地衡量轮胎的“圆”与“不圆”程度。

  • 径向跳动 (Radial Runout):这是衡量轮胎胎面中心圆周方向不均匀性的参数。想象一下,如果把轮胎安装在车轴上转动,用一个传感器测量胎面外沿到轴心的距离,这个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就是径向跳动。它的评价通常基于轮胎旋转一周所得数据的峰谷差(Peak-to-Peak),或者通过傅里叶变换(FFT)分析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来识别是整体椭圆还是局部凸起。

  • 侧向跳动 (Lateral Runout):用于衡量轮胎胎侧在轴向(垂直于旋转方向)的摆动幅度。同样,将轮胎安装在车轴上旋转,测量胎侧某一点到轴平面的距离,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侧向跳动。它反映了轮胎在生产过程中胎侧成型是否规整,对车辆的直线行驶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 锥度 (Conicity):如果轮胎的胎体结构在周向不均匀,导致轮胎在滚动时产生一个横向力,就像一个圆锥体滚动会倾向于沿着一个弧线运动。锥度是衡量这种横向力大小的参数。

  • 胎体偏移力 (Ply Steer):这是由于轮胎内部帘线角度偏差等原因,使得轮胎在无侧倾角滚动时仍产生一个偏离直线方向的横向力。它与锥度一样,都会影响车辆的操纵性能,导致车辆跑偏。

这些参数的检测和评价,帮助制造商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每一条出厂的轮胎都符合严格的质量要求。

3.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保证轮胎不圆度检测数据准确性,并在恶劣工况下降低振动和温度的影响,是精密测量领域的核心挑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技术方案,它们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激光三角测量法 (单点式)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三角测量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位移测量技术。它的基本原理很简单:激光发射器向被测物体表面发射一束窄小的激光光束,这束光束在物体表面形成一个光斑。然后,一个光学接收器(通常是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从另一个角度接收这个光斑的散射光。

当被测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光斑在物体表面的位置不变,但由于视角关系,光斑在接收器上的成像位置会发生移动。通过精确测量光斑在接收器上移动的距离,结合传感器内部光学系统的几何参数(如基线距离、发射角、接收角),就可以反推出被测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

想象一下,你拿着一个手电筒(激光发射器)照向一个物体,同时用一部相机(光学接收器)从旁边一点观察这个光斑。如果物体前后移动,光斑在你手电筒发出的位置不变,但在相机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会变化。这就是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

其核心几何关系可以用以下简化公式来表示:Z = (L * f) / (y * cos(θ) + f * sin(θ))其中:* Z 代表被测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即位移)。* L 是激光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之间的基线距离。* f 是接收器透镜的焦距。* y 是光斑在接收器(比如CMOS)上的成像位置相对于参考点(如传感器基准点)的位移。* θ 是激光光束的投射角度。

这个公式表明了Zy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传感器内部通过查找表或复杂算法进行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线性度。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精度: 激光测量精度一般为±0.02mm~±0.1mm,高端系统可达±0.01mm。

  • 分辨率: 很高,数字输出下可达测量范围的0.01%甚至更高。

  • 测量频率: 从几百赫兹到数万赫兹不等,高速传感器可达几千赫兹甚至近万赫兹。

  • 测量范围: 从几毫米到数百毫米,非常灵活。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高精度与高分辨率: 能够检测非常微小的位移变化,对轮胎的细微不圆度非常敏感。

    • 高速响应: 极高的测量频率使得它能捕捉高速旋转轮胎的实时动态变化。

    • 非接触式: 不会对轮胎表面造成任何磨损或损伤,保护产品质量。

    • 结构紧凑: 许多单点激光位移传感器体积小巧,便于集成到空间受限的检测设备中。

    • 多功能性: 可用于位移、厚度、振动、尺寸等多种测量任务。

  • 缺点:

    • 单点测量: 每次只能测量一个点,如果需要获取整个轮胎的轮廓,必须配合高精度的旋转机构和/或多个传感器阵列进行扫描,增加了系统复杂度和成本。

    • 对表面特性敏感: 轮胎表面颜色、粗糙度、反射率等会影响测量效果,特别是黑色橡胶吸光性强,可能需要特定波长的激光(如蓝光或UV激光)来改善信号质量。

    • 易受环境光影响: 强环境光可能干扰接收器,影响测量精度,需要采取遮光措施。

激光线扫描技术 (多点式激光三角测量)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线扫描技术可以看作是单点激光三角测量法的升级版。它不是发射一个光点,而是发射一条激光线(通过柱面透镜将激光束展宽),这条线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后,形成一条亮线轮廓。高分辨率的CMOS图像传感器会从某个角度捕获这条激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畸变轮廓。

与单点式类似,当物体表面起伏变化时,激光线在传感器上的成像位置会沿着垂直于激光线方向发生偏移。通过分析图像传感器上捕获的这条线的每个点的像素位置,并利用内部的三角测量算法,可以实时计算出这条激光线上每一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得到物体的一个二维横截面轮廓。

可以想象成用一把激光尺同时测量物体表面的很多点。通过高速扫描(移动传感器或旋转物体),或者部署多个激光线扫描仪,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轮胎的完整三维表面数据。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速度: 极快,可达每秒数千乃至上万个轮廓。

  • Z轴重复精度: 可达亚微米级。

  • X轴测量范围: 从几毫米到近千毫米,适应不同尺寸轮胎。

  • 轮廓点数: 通常每条激光线包含数百到数千个数据点。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高速全轮廓获取: 能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大量表面点数据,非常适合在线快速检测。

    • 高精度与高分辨率: 提供微米级的高精度三维轮廓数据。

    • 非接触式: 对轮胎无损。

    • 数据全面: 不仅能测量不圆度,还能检测胎面花纹、侧壁缺陷等多种几何特征。

  • 缺点:

    • 系统复杂: 通常需要与机械扫描机构配合,并对数据进行高速处理,系统集成和软件算法复杂。

    • 成本较高: 相较于单点传感器,激光线扫描仪通常价格更高。

    • 对表面反射率敏感: 类似单点式,黑色轮胎表面可能需要优化激光波长或光路设计。

结构光三维扫描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通过投影设备将具有特定编码(如条纹、点阵)的光图案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然后使用一个或两个高分辨率相机从不同角度同步捕获被物体表面调制后的图案图像。

当平面结构光投射到具有三维形状的物体表面时,投射的图案会发生畸变。通过分析这些畸变图像,并结合相机的内参、外参以及投影仪的参数,利用三角测量原理和复杂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每一个点的三维坐标。最终,系统生成一个包含数百万个点的“点云”数据,完整描述物体的三维几何形状。

想象一下,你用手电筒把网格线投到一块布上,如果布是平的,网格线就是规整的;如果布是褶皱的,网格线就会跟着扭曲变形。结构光就是通过测量这些“扭曲”来反推出物体的形状。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精度: 极高,最高可达几个微米。

  • 测量速度: 单次扫描速度快,但获取完整轮胎数据通常需要多次扫描和拼接,整个检测周期可能比激光线扫描略长。

  • 测量区域: 灵活可调,一次扫描可覆盖较大区域。

  • 点距: 高分辨率,能捕获非常精细的表面细节。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全场三维数据: 一次性获取大面积的完整三维点云数据,提供最全面的几何分析。

    • 高精度与高分辨率: 能够检测极微小的几何偏差和表面缺陷。

    • 非接触式无损检测: 对轮胎无损伤。

    • 可视化强: 可生成直观的三维模型和偏差色图。

  • 缺点:

    • 对环境光敏感: 需要在受控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强环境光会干扰图案识别。

    • 测量速度相对较慢: 单次扫描时间短,但对于全轮胎覆盖可能需要多角度扫描和数据拼接,检测周期通常长于激光线扫描,更适合离线或抽检。

    • 对表面反射率敏感: 光滑或极黑的表面可能影响图案投射和相机捕获。

    • 成本高昂: 系统设备通常投资较大。

激光扫描测径仪 (光学测微计)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扫描测径仪通过内部的高速旋转棱镜或振镜系统,将一束平行的激光束(通常是狭缝扫描模式)在测量区域内进行高速扫描。当被测轮胎置于这个扫描区域时,轮胎边缘会阻挡部分激光束。在接收端,一个高精度的光电接收器会测量激光束被阻挡的时间。

由于激光束的扫描速度是已知的且非常稳定,通过精确测量激光束被阻挡的时间,就可以反推出轮胎在该截面上的瞬时外径。通过让轮胎旋转并通过扫描区域,系统可以连续不断地测量其外径,从而分析其不圆度(圆形度)和椭圆度。

这就像用一把极高速的“光尺”不断地去量轮胎的宽度。

核心性能参数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 针对轮胎测量,可处理多种大尺寸。

  • 测量精度: 极高,可达亚微米级。

  • 扫描速率: 高达每秒数千次扫描。

  • 数据更新速率: 极快,可达每秒数万次。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

    • 极高测量精度和重复性: 在在线实时测量中提供微米级的精度,对于直径和圆形度检测有优势。

    • 高速实时测量: 适用于对生产线速度要求非常高的在线应用。

    • 不受表面特性影响: 由于是测量光束阻挡时间,对轮胎的颜色、表面粗糙度等影响较小。

    • 坚固耐用: 工业级设计,适应恶劣的生产环境。

  • 缺点:

    • 仅限于外径测量: 主要测量直径和圆形度,无法获取胎面花纹、侧壁轮廓等其他几何信息。

    • 只能测量单一截面: 如果需要多个截面的数据,需要部署多个传感器或进行额外的扫描。

    • 初始校准要求高: 需要精确的安装和校准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对比几家在轮胎不圆度检测领域领先的国际品牌,它们采用的技术方案各具特色:

  • 日本基恩士

    • 采用技术: 激光线扫描技术。

    • 核心参数: LJ-X8000系列轮廓测量仪,测量速度高达16 kHz,Z轴重复精度最低0.25 μm,X轴测量范围广,轮廓点数可达800点/轮廓。

    • 应用特点: 适合高速在线检测,能够快速获取轮胎的完整三维轮廓,进而分析径向和侧向不圆度以及其他几何参数。

    • 独特优势: 在高速、高精度轮廓测量方面表现卓越,非接触式测量,易于集成到自动化生产线。

  • 英国真尚有

    • 采用技术: 激光三角测量法 (单点式位移传感器,ZLDS103可用于构建检测系统)。

    • 核心参数: ZLDS103激光位移传感器线性度达到±0.05%,分辨率高达0.01%(数字输出),测量频率最高9400Hz,工作温度范围-10°C至+60°C,防护等级IP67,抗振动20g / 10-1000Hz。

    • 应用特点: 紧凑小巧,适合空间受限的安装,可用于构建多点测量系统或配合精密转台进行扫描检测,尤其适合需要高速、高精度位移测量的场景。

    • 独特优势: 超小型设计和出色的环境适应性,可选蓝光/UV激光选项适用于高温或特殊材料表面测量,高速测量能力确保动态数据的准确捕捉。

  • 意大利马波斯

    • 采用技术: 多束激光传感器阵列(通常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

    • 核心参数: M92.20系列轮胎几何检测系统,测量循环时间通常为10-15秒/轮胎,径向和侧向跳动测量精度小于±0.05 mm。

    • 应用特点: 专注于轮胎检测,提供定制化的交钥匙解决方案,能够在线快速检测多个几何参数。

    • 独特优势: 在轮胎检测领域有深厚经验,系统集成度高,能够同时测量多种关键几何参数,适用于批量生产线的快速质控。

  • 美国乐思

    • 采用技术: 激光扫描测径仪 (光学测微计)。

    • 核心参数: Total Vu™ 外径测量系统,测量精度可达±0.1 µm,扫描速率高达4000次扫描/秒,数据更新速率高达20000次/秒。

    • 应用特点: 专注于外径、圆形度和椭圆度的高精度实时在线测量,适用于对直径精度有极高要求的场景。

    • 独特优势: 提供微米级的直径测量精度和极高的测量速度,对轮胎表面特性不敏感,坚固耐用,适合恶劣工业环境。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合适的轮胎不圆度检测设备/传感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技术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最终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 精度 (Accuracy) 与重复性 (Repeatability):

    • 实际意义: 精度代表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重复性则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对于轮胎不圆度检测,微米级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性能,所以高精度和高重复性至关重要。

    • 影响: 精度不足会导致检测结果失真,把不良品判为合格,或把合格品判为不良;重复性差则意味着测量结果不可信,无法有效进行质量控制。

    • 选型建议: 对于生产线上的在线检测,通常需要达到±0.05mm甚至更高(例如±0.01mm)的精度要求。研发和实验室环境可能需要更高的亚微米级精度。选择时要明确自身应用对最小缺陷的识别能力要求。

  • 分辨率 (Resolution):

    • 实际意义: 传感器能识别的最小位移变化量。分辨率越高,传感器对微小形变的感知能力越强。

    • 影响: 分辨率太低,即便精度尚可,也可能错过细小的缺陷或表面波动,无法提供足够详细的轮廓数据。

    • 选型建议: 一般推荐选择分辨率至少是所需检测最小缺陷尺寸1/5到1/10的传感器。例如,如果要求检测0.05mm的不圆度,分辨率应优于0.005mm。

  • 测量频率 (Measurement Frequency) / 响应时间:

    • 实际意义: 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测量频率越高,响应时间越短,传感器捕捉动态变化的能力越强。

    • 影响: 轮胎在检测台上高速旋转,如果测量频率不够高,就会“漏掉”某些点的数据,导致无法完整、准确地重构轮胎的几何轮廓,特别是对快速变化的局部不圆度。

    • 选型建议: 在线检测高速旋转的轮胎,通常需要几千赫兹甚至上万赫兹的测量频率才能确保数据完整性。例如,英国真尚有ZLDS103的9400Hz测量频率就非常适合高速应用。

  • 测量范围 (Measurement Range):

    • 实际意义: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之间的区间。

    • 影响: 测量范围过小可能无法覆盖整个轮胎的尺寸变化;过大则可能牺牲部分精度和分辨率。

    • 选型建议: 根据待测轮胎的尺寸、种类以及可能存在的跳动量来选择合适的量程。例如,测量小型乘用车轮胎与大型卡车轮胎所需的量程不同。

  • 线性度 (Linearity):

    • 实际意义: 在整个测量范围内,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位移之间关系的线性程度。

    • 影响: 线性度差会导致在测量范围的不同位置,测量误差大小不一,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 选型建议: 选择高线性度的传感器,能确保在整个量程内都能提供稳定的准确性。

  • 防护等级 (IP Rating):

    • 实际意义: 设备对外物(灰尘)和水侵入的防护能力。

    • 影响: 轮胎生产车间常有粉尘、水汽、甚至橡胶碎屑,防护等级低会导致传感器内部污染,影响光学元件性能,缩短使用寿命。

    • 选型建议: 至少选择IP65,最好是IP67或更高,以应对恶劣工业环境。

  • 抗振动 (Vibration Resistance) 与抗冲击 (Shock Resistance):

    • 实际意义: 设备在承受机械振动和冲击时,能否正常工作并保持性能。

    • 影响: 生产线上的振动无处不在,如果传感器抗振动能力差,会产生额外的测量噪声,甚至损坏内部精密器件,导致测量不稳定或故障。

    • 选型建议: 关注传感器的抗振动和抗冲击指标,选择能承受现场实际工况的设备。

  • 工作温度 (Operating Temperature):

    • 实际意义: 设备正常工作并保持性能的温度范围。

    • 影响: 轮胎检测环境可能温度较高(尤其在硫化车间附近),或随季节变化。超出工作温度范围会导致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性能漂移,激光器不稳定,影响测量精度甚至损坏。

    • 选型建议: 确保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能覆盖实际工况的极端温度。若环境温度波动大,可考虑带有温度补偿功能或更宽工作温度范围的设备。

  • 激光波长 (Laser Wavelength):

    • 实际意义: 激光器的发光颜色。不同波长的激光与不同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不同。

    • 影响: 轮胎表面通常是黑色橡胶,对红色激光的吸收率较高,散射效果不佳,可能导致信号强度弱,测量不稳定。

    • 选型建议: 对于黑色或高温物体,蓝光(450nm)或UV(405nm)激光通常能提供更好的测量效果,因为它们更容易被表面散射,信号强度更高,受表面颜色和温度影响更小。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在实际的轮胎不圆度检测中,即使选择了性能优异的传感器,也会遇到各种环境和操作上的挑战,这些都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 问题一:环境振动和机械振动的影响

    • 原因与影响: 轮胎生产线通常伴随着电机、传送带、机械臂等设备运行产生的持续振动,这些振动会传递到传感器和待测轮胎上,导致测量点发生微小的随机位移。想象一下,你用尺子量一个抖动的物体,结果肯定不准确。轻微的振动会导致测量噪声增大,降低重复性;严重的振动甚至可能导致传感器失焦或读数大幅跳动。

    • 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 物理隔离: 在传感器和安装支架下方安装减振器或防振垫,尽可能将传感器与振动源隔离开。

      • 高刚性安装: 确保传感器安装支架足够坚固,减少自身共振和形变。

      • 高频采样与数据滤波: 选用测量频率足够高的传感器,能够快速捕捉数据。然后通过数字滤波算法(如移动平均、卡尔曼滤波)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滤除高频振动引起的噪声,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滤波导致细节丢失。

      • 同步测量: 对于复杂系统,可以通过编码器同步轮胎的旋转角度和传感器采样,在数据处理时将振动对测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 问题二:环境温度和轮胎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

    • 原因与影响: 轮胎生产环境的温度可能波动较大,或者刚下线的轮胎本身温度较高。温度变化可能导致:

      • 传感器内部光学元件和电子器件性能漂移: 影响激光器的稳定性、探测器的响应以及内部信号处理电路的精度。

      • 轮胎材料热胀冷缩: 导致轮胎实际尺寸微小变化,影响测量基准。

      • 黑色表面高温对红光吸收: 高温下,黑色橡胶对红色激光的吸收更强,散射信号更弱,影响测量稳定性。

    • 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 传感器自身温度补偿: 选用内置温度补偿功能或工作温度范围宽广的传感器。

      • 环境控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检测区域进行温湿度控制。

      • 选用特殊波长激光: 对于高温或深色表面,选择对温度不敏感、反射效果更好的蓝光或UV激光器,可以显著提升测量稳定性。

      • 定期校准: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系统进行校准,建立温度-误差补偿模型。

  • 问题三:轮胎表面特性对测量的影响

    • 原因与影响: 轮胎表面通常是黑色橡胶,吸光性强,且表面可能不均匀(如胎面花纹、磨损、反光点、粉尘等)。这会导致激光散射信号弱,甚至出现“死区”或假信号,影响测量的稳定性和精度。

    • 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 选择合适波长的激光: 如前所述,蓝光或UV激光在测量黑色橡胶时通常效果优于红光。

      • 调整传感器参数: 根据轮胎表面特性,调整激光功率、积分时间等参数,优化信号强度。

      • 多角度测量: 对于复杂表面,采用多个传感器从不同角度进行测量,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并相互验证。

      • 表面清洁: 确保待测轮胎表面清洁,避免粉尘、水渍等干扰。

  • 问题四:传感器安装精度与稳定性

    • 原因与影响: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角度、与轮胎的距离等都需要非常精确。任何微小的安装偏差或在长时间使用中产生的位移,都会直接引入系统误差。

    • 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 精密安装夹具: 使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夹具和调节机构确保传感器安装位置和角度的精确性。

      • 定期校准: 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准流程,定期使用标准量块或标准件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及时发现并修正安装或系统漂移带来的误差。

      • 传感器防护罩: 安装防护罩,防止传感器因外部撞击或灰尘积累而偏离位置。

4. 应用案例分享

  • 轮胎生产线在线质量控制: 在轮胎制造的最后阶段,将激光位移传感器集成到生产线上,对每个下线的轮胎进行100%全检,实时检测径向和侧向不圆度,确保产品符合出厂标准,并为后续的动平衡校正提供数据。例如,选用高测量频率的传感器,可以更准确地捕捉高速旋转轮胎的动态变化。

  • 研发与质量分析: 汽车或轮胎制造商利用高精度激光测量系统对新型轮胎进行详细的几何特性分析,评估设计方案对不圆度的影响,优化轮胎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 轮胎磨损与寿命预测: 通过对车辆行驶不同里程后的轮胎进行不圆度检测,分析不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评估轮胎磨损状况,为预测轮胎寿命和制定维护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